115文学 历史军事 北方之王

第二部 第九十五章 鏖战13

北方之王 追忆 1617 01-11 01:29

轰炸机所需的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中加装涡轮增压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但是要用于战斗机地发动机上还是得加以改进。美国人在同意中国制造空中堡垒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涡轮增压器对于中国的技术人员已经不是秘密。但是还是特地强调了不允许这方面的任何技术流入德国,否则将对中国实施严厉的制裁。

相比研制这些性能优良、要求严格的战斗机,研制那些运输机和普通地低空轰炸机以及攻击机就要显得容易多了,至少这方面中国工程师有一定的经验,研制的难度也远不及战斗机来得严格,加上军方对这些飞机的性能并不十分的苛刻。所以更容易取得成果。在战争时期,除了研究出新型的飞机外,还负责研究敌人的各种型号的飞机,分析他们地弱点。同时也要注意吸收敌人优点为己用,例如新型仿制的苏联攻击机,就是一款物美价廉的产品,不仅坚固,而且十分容易大量生产。成本极低。在飞机行业中,由于底子薄弱,没有技术储备,虽然偶尔能研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军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不符合空军地指导思想。没有能够大规模的装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战后,周围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变,空军地要求并没有如战时那么严格、苛刻后才有所缓解。

和刘新生打完电话后,李成坤掌握了飞机制造部门的最新情况,对日本这方面的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看样子情况并不糟糕。这些情报人员都认为日军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战果,是因为自己的小伙子们对这种飞机并不了解,而自己的战机和日本交战了这么长的时间,日本人已经非常了解,所以小伙子们才会在日本飞机的优良机动性能面前吃了大亏。现在空军只需要找出他们的弱点加以利用,击落这些日本战斗机不说是轻而易举,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日本这种新型的战斗机只有这么十来架,根本无法改变日本航空兵在战场上的劣势,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他们大批量投产还很需要一段时间。

当清晨中队如潮水般的涌向了那些守备薄弱的地区的时候,木村兵太郎被这个消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身体也摇摇欲坠,身边的参谋看见了不对,伸手扶住了他才没有让他跌倒。那些情报上显示还在中苏边界、绥远的装甲部队突然出现在了吉林,他们高速的从守军后面的突进瓦解了所有的防御体系,蜂拥而来的步兵轻松的占领了一座座的兵力缺乏的城市,整个吉林地区突然满布了中队。处于混乱中的日军,根本没有获得任何有用的情报,进攻的中队是从那里来的,有多少人,是那个部队,这些情报全部不知道。木村兵太郎却很清楚,他们耗费了这么大的精力来欺骗苏联军队和帝国陆军,这次行动绝非小可,为了发起这场战役很可能将他们王牌第一军全部调遣过来了。

在和苏联作战中出尽风头的第一军,在战后又加以改编,他们一直驻守在中苏边境和绥远靠近蒙古的地区,时常还进行军事演习。在五天前他们还在绥远举行了一场陆空演习,苏联的侦察机和潜伏的情报人员都证实了有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出没演习场。苏联的高空侦察机甚至拍摄到了演习的,这一切都让木村兵太郎感到,他们现在还处于备战状态,苏联人在远东的实力也在慢慢的恢复,给他们了十分大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在这里驻扎,更何况这些部队的表现并未有立刻开拔投入战斗的迹象。

然而突然漫山遍野出现在帝国陆军面前的坦克,让他彻底的清醒了过来,这不过是中国人障眼手法,他们不仅欺骗了俄国人也欺骗了自己。从各个方面得到的情报分析,这些部队总的人数很可能超过了四十万以上,加上在四平附近的二十六万军队和负责后勤的庞大军队,李成坤发起了他们有史以来投入人数最多的一次战斗。从他们进攻的路线和态势看,他们对这些地区是势在必得,妄图想一举消灭掉在吉林地区的所有军队。坏消息源源不断的从各地传来,军队在不断的溃败,在他们的攻势下抵抗是极为轻微和无力的。………………………………………………………………………………………………………

嘿嘿,我看了下,好像比以前要靠前了点,看上去顺眼了些,谢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