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北方之王

第二十七章 屠杀8

北方之王 追忆 1197 01-11 01:29

就在李成坤广播的第二天,全国爆发了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游行活动,全国各大城市的工人,学生,商人,教师甚至军人警察都走上了街头,手带黑纱,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抗日口号,高唱抗日歌曲在大街上,群情激愤。要求政府立刻对日本宣战,一学耻辱,为死难同胞复仇。这次军警受到了上面指示,只要没有发生暴乱的可能就不要去干涉他们,这也大涨了游行者的士气。

蒋介石多年的宦海沉浮和多年的征战经验告诉他,既然李成坤把事件大张旗鼓的抖了出来,就没有后路可言,若此时退让不仅得不到任何的好处,更会让自己的名誉扫地。既然不可退让,那么就不如利用这顾潮流更多为自己服务争取民心,这一套也并只有**人才会,在他的刻意的指示下,不少的政府官员也走上街头为死难者默哀。

在中国大多数的地方官员和蒋介石眼中,中国死上几万或者十几万人并没有什么值得惊叹的事情①,每次打仗死的人数都要比这多得多,那么多的人在他们的眼睛中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已。这点在军队中表现尤为突出,军官们大多都有吃空缺的习惯,不管是主力部队还是地方部队,这种现象都十分普遍,更为突出的苛扣军饷,倒卖军用物资。

军官们把士兵当做炮灰,并不注重他们是干什么的,看见了壮丁就抓进了部队。在他们眼中只要保证一定的数量的炮灰就可以,士兵大多是强迫抓来,还有部分是没活路只好当兵吃粮,他们心里也只是来混日子的。军队的成分相当的复杂,不说国家,就连部队中小到连队级别的作战单位都无法有个稍微比较正规点的花名册,战死了除了几个好友和同乡根本就没有人知道。

中**队中医疗力量极为薄弱,大部分的伤员都得不到及时的救助,极端缺乏的是医护人员和医药品。很多受伤并不严重的伤员,却因为医护人员的不足,延误了救助时间,或者因为药品不足,只能采取截肢等极端的手段来保住患者的性命。这些并不是那些官员不清楚这样的后果,一方面确实是因为中国专业医护人员过少无能为力,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蒋介石和那些军官们却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只要稍一“动员”便可拥有百万之兵,为伤兵花费高昂的医疗代价去挽救他们并不值得。

一方面部队需要的是有经验的老兵,一方面无能力也没有足够尽力去挽救那些受伤的士兵,导致了军队在战斗后只能抓那些毫无战斗经验的士兵上战场,在敌人的凶猛火力下,他们只能当作炮灰,也是导致中**队高伤亡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的原因。而士兵也因为对受伤的恐惧变得胆小怯战,直接导致了一个形成军队战斗力差的恶性循环。

李成坤的部队却借鉴欧洲军队的经验,为每个士兵配发了金属的士兵牌。上面有简单的姓名,年龄,部队内部番号甚至血型等信息,不仅方便在阵亡后确定死难者身份,也可以在急救中提供一些方便。只要金属牌不被大口径火炮直接命中,战后基本上都可以掌握每个士兵的情况。在各地户籍管理单位和征兵单位,都有士兵详细的家庭关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