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北方之王

第四十四章 合作4

北方之王 追忆 1756 01-11 01:29

我回来的时候, 就说了, 今天上午要好好休息一下,除了中午有个宴会要出席外,今天都可以休息。不碍事的!”

“是这样,那好吧。其实我们后来就是天南地北的聊了会,他告诉我他是去年才参加军队的,军龄太短了,也太年轻了,军队不让上战场,只在后方担负各种任务。听的话,是对不能上前线非常的不满意,这点和我们军队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样我们就聊了起来。可惜他们虽然可能被吩咐尽量告诉我们一些东西,但是我稍微问了问他们军队的情况,他都笑了笑,没有说话。我这才发现他们之前告诉我们的东西是被允许告诉的范围内,我又问了其它的问题,果然他很爽快的回答了我。

虽然没有过多的谈到他的军队,可是我还是从他那里听到了不少的东西。他告诉我他们这里学校的有体育课外还有军训课,组织学生进行初步的军事训练。他介绍说每个人过了十六岁后,只要身体良好的人都会被登入征兵名册,从这年起到四十五岁,就要担负起保卫家园的义务。当然被登入征兵名册的人很少,不,他是咬牙切齿的说的是,极少一开始就被征兵入伍的,看得出他是很在意自己好容易才进入军队的。

他自豪的向我介绍说,这三省能成功抵御住日寇的进攻,就是建立起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国防体系。十六岁后的年轻男子必须要定期接受预备役训练,每年还举行一些合练以及一些演习。征兵不是向别的地方从老百姓中甄选,而是把这些已经经过了比较长时间训练的预备役士兵转入现役,接受更为严格和专业的训练。由于预备役平时都打下了很牢的基础,因此他们现役后形成战斗力的速度非常快,极易大规模的扩军。

正是由于有了这一机制,才使得在长春惨胜后,能保持住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威慑了日寇,打击了反击气焰。那时候这一机制只不过实施数年,就发挥了巨大的成效,现在这几年对这一机制又近一步的完善起来,对战斗力的提升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家都把打仗,和日寇作战当做了义务,父母兄弟姐妹都是高高兴兴的送自己的子女兄弟上的战场,在这里逃兵役是件最可耻的事情,参军在这里是最光荣的事情,进军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荣耀。

我认真仔细的观察过他,他开车的技术非常好,年龄也足够了,训练成绩也是优秀。可是就他这样一个申请到作战部队,甚至到作战部队担任汽车司机的请求都被驳回了。他苦笑的告诉我,前线的那些家伙个个都是老兵油子,什么路况都难不倒他们,要进入他们的视线太难了。原本以为扩军的同时能混进作战部队,但是谁知道穿上了军装,还是得在后方城市里呆着。我当时听他说了,就感到了他们这种机制的可怕,照他们说的,对伤兵的照顾,加上他们这样年轻人好战,以及这种氛围,不说日寇,就是国内也很难有人可以与他们相抗衡,他们能打败……”

周恩来脸上仍然是那幅坚毅的面孔,了解他性格的何树英却知道他的内心已经想到了很远……好一副藏兵于民的景象,这就是他不惧苏联,顽强抗击日寇,付出数之不尽的鲜血后仍然不低下他高贵的头颅,顽强的挺立的最大原因吧。蒋介石在这方面和他相比,相差实在是太远了,蒋介石有一战的决心,却经不起高强度战斗带来的高消耗,后劲严重不足,不得不借助中国广袤的土地来节节抵抗日寇。如果他也有如此远见,有如此健全之机制,想必会是另一个结果。

别人都看到了他们在北方屡战屡捷的风光,却看不到这背后有多少士兵永远的埋藏于这白山黑水之间。他们为了抵抗日寇,多少年轻的生命因此凋零,他们为此又付出了多重的代价,当他们的目睹自己的子女兄弟在战场上牺牲后,又送他们的兄弟上战场是何等的难受残酷。这些年的胜利都是用鲜血和无数战士的英魂堆积而成的,正是他们的献身保卫了他们的家园,也锻造了一直铁血无敌之师!多年征战仅仅军队伤亡便达百万之数,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后他们并未屈服,反而越战越勇,一点点把胜利的天平转向了向自己有利的一边。如果中华神州大地均是如此,何惧日寇,外敌之入侵,何愁中华之振兴?

……………………………………………………………………

早上起来又翻了下书架最下面杨叛写的《简单武侠》,我并不是很喜欢看短篇,这却是个例外,有空的时候总会时常翻起。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